薛涛笺
薛涛笺(精装)

《辞海》有云:“笺,精美的纸张,供题诗、写信用。”

唐代女诗人薛涛工诗赋、精翰墨,在成都浣花溪畔造纸制笺。北宋《文房四谱》云:“(唐)元和之初,薛涛尚斯色好制小诗,惜其(纸)幅大,不欲长剩,乃命匠人狭小为之。蜀中才子既以为便,后裁诸笺亦如是,特名曰薛涛笺。”明代《唐音统签》称:“诗笺始薛涛”。

薛涛笺自创制以来,便誉满天下,在我国制笺发展史上,占有重要地位。明代《益部谈资》云:“蜀笺古已有名,至唐而后盛,至薛涛而后精。”宋元以来,历代均有仿制,皆在浣花溪上。元末成都浣花溪畔设笺局,制薛涛笺;明代蜀藩王造笺,则改在玉女津(今薛涛井);明末《蜀中广记》云:“每岁以三月三日汲此井水,造笺二十四幅,入贡十六幅。”

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,望江楼公园恢复古法薛涛笺制作,以阳山梨木制印版,版上雕刻四川画家赵蕴玉、冯建吴的薛涛诗意画,以山水、花鸟为主。有勾、刻、印等工艺程序和刻、剔、掸、描等技巧,以笔、刷子、擦子、国画颜料、水等材料为基础工具,复原传统诗笺印制的笔墨神采。

传统薛涛笺有十种颜色:深红、粉红、杏红、明黄、深青、浅青、深绿、浅绿、铜绿、残云。当代薛涛笺印制,采用传统木刻水印,手工制笺。把木刻印版固定在案上,用毛笔或毛刷,蘸上国画颜料,刷涂在雕版表面,采用四川夹江手工宣纸,覆在版面上套色印制,待阴干后裁纸为笺,包装成册。